泰山队出现起伏,除了崔康熙执教不力,中超裁判也扮演了多重角色
山东泰山队本赛季比赛出现起伏导致近期成绩不佳的原因,不仅涉及主教练崔康熙的战术调整和球队伤病问题,裁判判罚的争议性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也就是说,某些裁判在涉及泰山队的比赛中扮演了极为不光彩的角色,让人直觉“胡汉三又打回来了”,这对于一直不受裁判待见的泰山队来说简直是一种灾难。我们发现,在本赛季泰山队多场关键比赛中的判罚中主裁判的判罚尺度、VAR介入方式以及红黄牌决策,均对比赛结果产生了直接影响,甚至引发了对联赛公平性的广泛质疑。
关键比赛中的争议判罚导致失分或局势逆转
“费莱尼冤案”的历史影响与本赛季延续
泰山队在比赛中屡屡被裁判算计是有历史渊源的,为此曾担任过鲁能泰山俱乐部常务副总的韩公政曾找当时主管中超联赛地足协副主席于洪臣讨要说法,结果此君竟以“玩不起的话,可以不玩”来答复,引起了山东球迷愤怒。如今于洪臣已经锒铛入狱,但他的遗风仍存,个别裁判仍然有目的地针对泰山队。最不靠谱的是23赛季中超争冠关键战中,费莱尼的进球因裁判误判被取消,足协事后虽然承认错误,但已无法改变泰山队错失冠军的结果。在本赛季,类似争议并未消除。在齐鲁德比之战结束后,克雷桑就不满地表示:“连续4场比赛裁判都针对我们,我们既要跟对手对抗,还要跟裁判对抗,真的太难了!”
影响:裁判的不公正判罚,不仅直接导致泰山队失分,还加剧了球队对裁判尺度不统一的不满情绪。泽卡为何会在京鲁之战中吃到红牌,固然与他的犯规动作有关,但裁判在上一场比赛中对他的申诉的无视,是不是也引发了他把不满情绪带到这场比赛呢?当然,俱乐部没能及时发现问题也使得事态变得越发严重化了。
京鲁大战中的红牌争议
中超第8轮对阵北京国安的比赛中,主裁判唐顺齐连续罚下了吴兴涵和泽卡,导致泰山队被迫以9人应战,最终1-6惨败。尽管足协评议组认定泽卡的踩踏动作符合红牌标准,但山东球迷质疑裁判在判罚尺度上存在着“平衡论”,即通过红牌控制比赛节奏,且对其他球队类似动作未同等严厉处理。
影响:关键球员的停赛进一步削弱了本就因伤病减员的阵容,后续比赛压力加剧。在主场对阵上海申花的比赛中,本在右后卫位置上缺少兵马的泰山队只能派还未完全痊愈的王彤上场比赛,在进攻端也缺少了泽卡的高度,虽然球员们很拼,但也只能无奈接受0-1的结果。为此连崔康熙也感叹:球员们太可怜了。我们说,申领红牌是球员咎由自取,但中国足协是不是也要考虑统一的判罚尺度呢?
VAR使用的不一致性与选择性介入
VAR介入的“双标”现象
在上赛季,泰山队就曾多次遭遇VAR的不利判罚。对阵沧州雄狮时,VAR裁判马力两次介入判罚泰山队手球,导致点球和进球无效,而此前申花队更明显的手球却被同一裁判无视。类似情况在亚冠赛场上也出现,约旦裁判漏判泰山队禁区手球点球,且拒绝观看VAR回放。
影响:VAR本应提升判罚准确性,但其选择性使用反而加剧了判罚争议,削弱了泰山队的竞争力,而“双标”的发生,更让球迷心中产生疑窦,在中超,“亲儿子”“干儿子”的说法就没消停过,但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啊!
裁判对VAR依赖的“过度与不足”
京鲁大战中,吴兴涵的红牌是VAR介入后改判的,一开始裁判出的是黄牌;而泽卡的红牌则未经过VAR复核,裁判直接出示红牌。这种神操作居然发生在同一场比赛、同一位裁判身上,引发质疑是必然的:为何部分判罚需依赖VAR,而其他明显争议动作却缺乏必要审查?
裁判判罚对球队士气与战术的连锁影响
心理压力与比赛节奏失控
多次争议判罚导致泰山队球员情绪波动。吴兴涵飞铲染红后,克雷桑等球员因抗议判罚浪费比赛时间,进一步打乱战术部署。崔康熙赛后也承认球员在关键比赛中缺乏冷静,但裁判的争议判罚无疑放大了这种不稳定性。
长期积累的裁判信任危机
前面提到,泰山队历史上多次因裁判问题而吃亏,库卡被殴打却被禁赛、沈寅豪场上耍横而被牵连出其论文造假。2025赛季对泰山队的判罚争议再次加深了球迷和球队对裁判公正性的怀疑。这种不信任感可能影响球员对比赛规则的适应能力,甚至形成“受害者心态”,间接削弱战斗力。
裁判问题的系统性反思
足协对裁判管理的矛盾态度
尽管中国足协承认了中超第7轮青岛西海岸球员高迪踩踏克雷桑小腿及跟腱属于漏判红牌,但对裁判的处罚和公开解释仍不透明。中国足协历来偏袒裁判,却置各家俱乐部的感受而不顾,马力曾因误判被停赛3场,但后续仍被委以重任,引发了舆论对裁判问责机制的质疑。
判罚尺度与国际接轨的滞后性
中国足协虽宣称新赛季支持身体对抗,但在实际判罚中仍存在“体毛级”犯规的过度干预,与国际主流尺度脱节。崔康熙在泰山队倡导一对一贴身防守,加大逼抢的力度,这也正中中国足协下怀。裁判于是乎全都戴上这副“特制眼镜”,导致泰山队等强调身体对抗的球队频繁吃亏。
结论
中超裁判在本赛季泰山队的成绩滑坡中扮演了多重角色:既通过关键判罚直接影响比赛结果,又因VAR使用的不一致性和历史遗留的信任危机间接打击球队士气。这些问题反映了中超裁判体系的深层矛盾——从业务能力到管理机制均需系统性改革。对泰山队而言,如何在争议中保持战术稳定性和心理韧性,才是未来扭转颓势的关键。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泰山队下一步如何去应对,需要俱乐部高层迅速做出决策。
